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31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1篇
中国医学   304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波波  施亚君  潘建丽  何旭君  杨洁 《新中医》2020,52(10):163-165
目的:观察生大黄、芒硝湿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患者甘露醇使用期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使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300例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2组均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甘露醇静脉滴注后使用生大黄、芒硝湿敷。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针口处疼痛、红肿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2.67%、3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2 d的比率为24.67%,低于对照组的39.33%(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5 d的比率为30.00%,高于对照组的18.67%(P0.05)。干预后,2组针口处疼痛评分、红肿直径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观察组针口处疼痛评分、红肿直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芒硝湿敷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减少骨折患者甘露醇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针口处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2.
刘峰 《新中医》2021,53(18):41-44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纳入96 例气阴亏虚兼瘀血内阻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2 组患者均予常规降压、降糖、调脂以及调整心态、饮食等治疗措施,并服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组加予益心舒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2 组治疗前及治疗3 个月后凝血功能指标、心房颤动发作情况、血浆N 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 以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PT、APTT、TT、INR 均长于或高于对照组(P<0.01)。2 组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缩短或降低(P<0.01),观察组心房颤动发作时间与发作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1)。2 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 组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b)、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4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治疗气阴亏虚兼瘀血内阻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在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心功能以及缓解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且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4.
施娜娣  马盛菲  康彩霞 《新中医》2020,52(11):32-34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内服及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水平测试(ACT)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C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g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青龙汤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赵莹  徐婉儿  黄芳  钱楚楚 《新中医》2020,52(8):128-130
目的:观察夏枯草消乳方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性早熟患儿4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知柏地黄丸治疗,观察组24例给予夏枯草消乳方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P、F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PRL、E2、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夏枯草消乳方治疗儿童性早熟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清性激素紊乱状况,疗效优于知柏地黄丸治疗。  相似文献   
6.
围绕痰瘀浊毒学说源流、痰瘀浊毒与男性不育症中医病因病机、痰瘀浊毒与男性不育症西医病理关系等进行论述,提出痰瘀浊毒学说指导下的男性不育症诊治新策略:探索男性不育症特异性分子靶向标志物,从精子形态、能量代谢与精浆生化评估精子质量,重视细胞免疫与神经内分泌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作用;治疗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导浊化湿法,"症(精)-病-体-证"多元思辨法等。认为亟待加强男性不育症中医体质学、男性不育症中医辨证分型与理化指标关系、男性不育症领域的中医理论创新与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麻醉用于小儿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腺样体切除术及扁桃体切除术的100例鼾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肌松药物维库溴铵,观察组采用无肌松药物七氟醚,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麻醉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01),但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恢复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在插管后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肌松药物,无肌松药物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中可保持术中生命体征指标稳定,还可加快术后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汤治疗甲状腺结节(TN)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的影响。方法:将106 例TN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 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瘿散结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抗体、结节平均直径,并比较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68%,高于对照组71.7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POAb、TGAb 水平均降低(P<0.05),结节平均直径减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POAb、TGAb 水平均较低(P<0.05),结节平均直径较小(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22.64%(P<0.05)。结论:消瘿散结汤治疗TN 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结节进展,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西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国鑫  倪约翰 《新中医》2021,53(12):50-53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在肝硬化中医证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血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水湿内阻型、肝气郁结型、湿热内蕴型6种中医证型,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查。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脾静脉、门静脉直径,侧支循环程度及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和总肝灌注量。结果: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轻度增宽,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阻络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显著增宽,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脾静脉、门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内蕴型肝硬化患者侧支循环程度主要表现为1度,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血瘀阻络型患者侧支循环程度3度数量增加较为显著,与湿热内蕴型、肝气郁结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阻络型肝硬化患者肝动脉灌注量、门静脉灌注量及总肝灌注量与其他5种证型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可明确各种中医证型肝硬化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